冬至节气有什么风俗 二十四节气冬至民俗文化介绍
冬至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冬至节气有很多的风俗,这里剪纸创作设计网给大家做个冬至民俗文化介绍,如冬至民俗吃什么、冬至有什么风俗、哪些地方有不同的冬至民俗,让你对24节气中的冬至节气民俗文化有个详细的了解。
馄饨面
过去老北京有“冬至馄饨夏至面”的说法。相传汉朝时,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,百姓不得安宁。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,十分凶残。百姓对其恨之入骨,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,取“浑”与“屯”之音,呼作“馄饨”。
吃狗肉
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。相传,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,觉得味道特别鲜美,赞不绝口。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。现在的人们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、羊肉,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。
吃饺子
每年农历冬至这天,不论贫富,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。谚云:“十月一,冬至到,家家户户吃水饺。”
红豆糯米饭
在江南水乡,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。相传,共工氏有不才子,作恶多端,死于冬至这一天,死后变成疫鬼,继续残害百姓。但是,这个疫鬼最怕赤豆,于是,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,用以驱避疫鬼,防灾祛病。
冬至各地民俗诸多,而冬至吃饺子吃汤圆习俗盛行。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,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。冬至民俗饮食有馄饨、饺子、汤圆、赤豆粥、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。
冬至节气小知识:24节气中的冬至时间是阳历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,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,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、日短至、日影长至,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。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,气温持续下降,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“三九”。
以上就是剪纸创作设计网收集到的一些关于冬至的风俗,如果你那里有特别的冬至风俗,欢迎加我们的微信“diyzhicom”告诉我们,让大家一起感受你们特别的冬至风俗吧。